來日本我所賺到的—日元之外的東西
“我們三年能賺多少?”剛下飛機在來接我們的老師汽車上,一起來的同期迫不及待的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澳阆胭嵍嗌??!薄爱斎皇窃蕉嘣胶昧??!蓖诮o了個官方式的機械回答?!澳隳??”老師看著我?!岸嗌俣夹邪?,多點少點都無所謂”,我貌似敷衍地說。不過同期可能覺得我的說法有些消極了“來這不就是為了掙錢的嗎?”“是啊,這倒沒錯,到底能掙多少,還是要看自己想掙多少?!眮砣毡?,可能是我多年的一個夢想。高中開始有了來日本的想法,因此大學義無返顧的把所有志愿都填成了日語。高中沒日沒夜的學習想要上大學,最后其實上大學也只是為了實現來日本的大夢想其中的一步罷了。但沒想到最后實現它卻是以實習生的身份。這樣看來我的大學既沒有掙到錢,表面上也沒有為實現夢想起到作用。那是不是我就白白浪費了這么多年的時光啊。不過好像完全不是。在大學學到的東西,不僅讓我一生受用。用最流行的話講就是改變了人生觀價值觀。我為什么選擇實習而不是留學在這里就暫且不提,不過現在看來對當初的這個深思熟慮的選擇是不后悔的。多年后回想如今,可能一個簡單的決定,就能成為人生的轉折點,更何況是幾年的時光呢。當然實習生活更是如此。三年之于我們生命的時光已經足夠長了。它不僅僅是一個轉折點,也切切實實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所以我想,賺錢的確是來日本的主要目的,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而來日本,用三年最好的青春來換十萬,二十萬,甚至更多,我總還是覺得不能說是賺了。但之所以還是選擇了這條路,是因為我覺得我可
以賺到更多更多金錢之外的東西。
體會獨立思考
去公司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已經被分好了宿舍,簡單的跟前輩問候之后,我們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工作的內容。但前輩的話直接澆了我們一頭冷水,甚至冰水。他們告訴我們這個公司是能想象得到的最差的了,活是實習生里面最累的,掙得是最少的,沒有一天不盼著趕快回國。工作的內容就是每天扛大木頭板子,兩個人都抬不動也得硬抬。廠里都是把最累的活給中國人干,然后前輩把上身脫了一亮,嚯,渾身貼的全是膏藥。聽到這大家還想來日本嗎?;蛘哒f還敢來日本嗎,所以能夠理解我當時的心情吧。這還不算完,說就是那個把前輩罵走的領導的車間,肯定得在我們這三個人里邊選一個進去?;罾鄄徽f,那個領導罵兩句一整天心情都換不過來,壓力直接把人壓垮了,而且他尤其不待見中國人。我在心里默默祈禱那個人不是我。結果第二天我被分到了那個車間。我當時的感覺我不用說想必大家也都能體會得到。就算盼了這么多年終于來到日本的我,也差點說出后悔倆字。但我還是決定看一下,這會是一個怎樣的“地獄”。
終于要開始工作了。因為前輩的話,一看到那個領導的我,一下子就覺得有說不出的厭惡感。不過他好像也看起來也沒對我這個中國人有太大的偏見,只是給我說,在這工作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冬夏有空調,其他車間沒有,然后其他都是壞的地方,然后現場大家都笑了笑。不過我想,我已經有心理準備了。一天兩天,一星期兩星期,好像都平安的度過,領導也沒責備我,即使做錯了,他也再給我演示了一遍,也沒有責備。我就問前輩,這不也沒什么事嗎。前輩說因為這是剛來,你看再過一個月他沖你嚷嚷嗎,然后又過了一個月他還是沒吼我。我也就不問了,我覺得我只是干好他讓干的事了,他也沒有什么地方需要吼我啊。這個時候前輩又說,“其實他(中途回國的前輩)干活確實不行,日語也聽不懂也不學”。然后我就明白其實有些事不是沒有原因的。幾個月之后到了年終發表會,我們的部門得了第一(據說每次都是第一)領導把獎金拿出來我們一起吃了烤肉,月末盤點的時候也給大家發雪糕吃。感覺跟被描述的簡直沒法相比。
不過最近由于工作時間長了,該注意的問題都已經知道了,再出問題的話,領導確實也會責備,然后心里也會不高興。但是在這過后,仔細反思一下就能發現覺得自己確實是有做錯的地方,而有時看似無端的指責,比如我本來像往常一樣的在換貼紙,然后領導就過來吼我幾聲說太慢了,當時心里確實不爽,平時這么快也沒事,為什么這樣無端的指責呢。不過后來發現,原來那個時候已經快到午飯的時間,因為我沒有及時換紙耽誤了整個車間的吃飯。有時候如果只是抱怨別人,不回頭思考,或者不反省自己,可能偏見就會越來越深。更重要的是,我把把這個事這個人獨立出來思考,沒有受前輩話語的引導,才能看到這些東西?,F在領導偶爾還會跟我開開玩笑,教我兩句日語,當然也有挨訓的時候,但總的來說,他雖然很苛刻,但也是稱職的領導,更沒有對中國人有偏見的意思。
我想不管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如果抱著一顆坦誠的心,不管對方是敵意,是戒備,都沒法拒絕你的真誠。但這所有的前提,是不被錯誤的思想先入為主。有些事一定要親自體驗了之后,在用自己的判斷給出結論,這就是獨立思考。
學會改變態度
關于工作,確實不能說非常輕松,但也真不至于渾身貼滿膏藥那種浮夸的程度。我的工作內容應該在整個廠里算是比較累的,之前被那些夸張的描述嚇得不輕,不過反而真正的干起來比想象的還要輕松許多。即使這樣,在工廠工作有時候還是比較累的。我之前沒有在工廠的工作經驗,頂多也就是打打工做一些文職,所以下廠干活,我這還是第一次。一開始不怎么干活只是光站著就會覺得很累,后來又覺得每天都重復單調機械的活動,感覺非常無聊度日如年,看著鐘表一分一秒的走,總想著趕緊下班趕緊休息。不過不久,我還是覺得應該有所改變,所有的生活中的負能量都應該及時的處理和解決。
對于站得久腳不舒服來說,我就到商場買了好幾種鞋墊,試了之后果然感覺非常輕松,突然就感覺日子沒有那么難熬了。其實也就是改動了一些細節,但是一整天的心情都會變好。不過人的天性就是懶惰,大家每個月總有那么三十來天不想上班。星期一星期二剛剛過完周末,還緩不過神來,星期三星期四又位于兩個雙休之間,比較疲憊。對于這,我最終決定還是用積極的態度來改變它。星期一因為是剛剛雙休結束,精力非常充沛,所以很輕松就可以度過。星期二星期四我可以在下午休息的時間買瓶飲料獎勵自己。星期三位于一周的正中,表面上他是最難熬的一天,但那一天正好是我在追的漫畫更新的一天,所以一想到晚上就能看到漫畫的更新就會有所期待。而星期五因為馬上就到周末,所以再累也就是最后一天了。這樣的話,覺得每星期都過得很快,而且很輕松,因為每天都有所期待。
而每天的工作也是同理。八個小時工作的話我們有三次休息的時間,從開始工作到第一次休息的時間,因為這正是早上起來自己最有精神的時間,所以干勁十足。第二段時間因為又要到午飯時間,馬上就可以知道今天的便當又有什么新花樣了。第三段休息的時間坐在公司的長椅上享受一下下午溫柔的陽光。一天很快就結束了。該作的工作總是要做,積極地接受它,就會是輕松愉快的一天,如果從上班開始就滿臉陰沉,壓抑著,被動地工作,拿著“我要不是為了賺錢才不來這呢”的理由麻木自己,那是多么難熬的一天啊。不管是什么樣的工作,只要愿意改變一下態度,它所呈現的也許是另一番景象。即使是我們一邊擦著汗一邊用力的摞木板,抬寬木板的時候曲膝劃過的弧線都能讓我想起舒緩的華爾茲,而抬長木板時候的三步并兩步都像是打著節奏的探戈。雖然那種想法也許只是一瞬,但這種美好的感覺也許是值得回味的。以下引用一下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中的一段話:“有一次,我躺在巴黎的酒店客房里,閱讀一份《國際先驅論壇報》。碰巧那報上刊登著對馬拉松運動員的專題報導。采訪了好幾位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逐一向他們提問:在比賽途中,為了激勵自己,是在心中念誦怎樣一種咒語真言的?這一策劃相當有趣。讀了之后,我方恍然大悟,原來他們當真都在心中想著形形色色的事情,才跑完這42.195公里。全程馬拉松就是如此苛酷的一種比賽,不念誦咒語真言,便無法堅持到最后。其中一位選手,自從開始跑馬拉松。每次比賽都要在腦中回味哥哥(此人也是一位長跑運動員)教給他的兩個句子: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這便是他的真言。其微妙的含義難以正確地翻譯,明知其不可譯而硬譯,不妨譯成最為簡單的:‘痛楚難以避免,而磨難可以選擇?!P鍵字是這個optional。假使說,跑著跑著突然覺得:“啊呀呀,好累人啊,我不行啦。”這個“好累人”是無法避免的事實,然而是不是果真“不行”,還得聽憑本人裁量。我以為,這兩句話簡潔地歸納了馬拉松此賽最為重要的部分?!?/span>
感受美妙日本
在日本的工作,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地方,而其實在日本同樣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在日本的生活。不管是之前在書上所讀到的日本,媒體上所看到的日本,還是老師們口中的日本都沒法比自己親身的體會來的更加深刻。之前跟一起工作的日本老頭聊天,我說日本空氣很好,街道也很干凈。他回答:是啊,日本不管是哪都非常干凈漂亮呢。對于以謙虛著稱的日本人來說,敢于這樣認真地贊美自己,可見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是多么的自信。
其實剛一到日本,就已經感受到了各種各樣的震撼。從最普通的柏油路來說,本應是飽經風霜傷痕累累的的小路,卻又黑又亮,像新的一樣泛著光澤。就在我們居住的那個小城市高濱,我剛來的時候僅僅是在去超市的路上就已經目不暇接,各式各樣的廣告被做成彩旗插在路邊,自行車道終點地面鑲嵌著金屬花紋,神社外的兩排古老的櫻花樹紛紛飄著花瓣,車來車往的馬路旁也有可能是農田和花壇。就是這樣每走一步都能發現新鮮、獨特的美。本以為在這樣一個發達國家應該是高樓林立,連陽光都照不進來,但就算是在國際化大都市名古屋市中心,也竟然多數是一二層各具特色的家庭住宅,門前擺著各種綺麗的花,充滿生機。
來后不久我就去了名古屋最有名的景點名古屋城,并不是一個太大的公園但是布局非常的精致。視線穿過像是要沖破云霄的松樹樹頂看到的名古屋城,非常的雄偉氣派。其實只是在名古屋的街道穿行,不用特意的去景點就能感覺每條街都能給你新的驚喜,這就是個處處都藏著美的奇特國度。
不止是這些,日本人的很多做法也讓我學到很多。比如上班的路上,就算是在再上車流的最高峰時期,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只要有一個要過馬路的行人,兩邊的汽車都會停下來等行人先通過,即使這個時候兩邊的車都排起了長龍。這只是日本社會禮讓風氣的其中一個表現罷了,就算是兩個陌生人見了面也會互相鞠躬表示尊重。其實我感覺各種各樣的體會如果就這樣說下去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說完,所以這些我也只作是拋磚引玉,真正的美妙日本,還需要大家親自探索。
上面所說的這些,是我在日本僅僅不到半年的一部分體會和感受,我感覺這些酸甜苦辣的體驗,滋養我成長,給予我力量,并且正潛移默化的變成了我的財富,這是我認為賺到的比日元更多的東西。我沒有提到到現在為止有多少錢存入了我的銀行賬戶,但也當然并不意味著我不在乎這些金錢。毫無疑問,來日本的技能實習,賺更多的錢是我們大多數人最主要的目的,但不要把這個過程想象成是一種為賺錢而不得不背負的沉重包袱,其實這更應該像是一次旅行,有艱苦跋涉的坎坷,也有令人憧憬的美好風光,有無所適從的迷茫,也有探索真知撥云見日的快樂。每個實習生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實習生活,有的“終于熬過來了”,有的“這么快就要走了”。不知道大家在三年的實習期間,到底能賺到多少。